【就是這個了 C’est ça!】- 再探肖像

【就是這個了 C’est ça!】- 再探肖像
周慶輝/杜韻飛/尹子潔/陳毓嫺/蔡宇恩/鍾丁運 六人聯展
策展人:劉星佑

本展覽邀請新生代策展人劉星佑策劃,展出周慶輝、杜韻飛的肖像攝影作品,與尹子潔、陳毓嫺等青年藝術家的裝置與錄像,探討當代情境脈絡下的數位科技與肖像關係。

展覽日期|2016/08 /20 - 10 /10
展覽地點|居藝廊G.Gallery 農安空間
展覽地址|台北市中山區農安街227巷3弄3號B1F

開放時間|PM 2:00- 08:30
開幕茶會|2016/08/20 14:00 – 17:30

四體妍蚩,本無善於妙處,傳神寫照,正在阿堵中
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巧藝》

一路閱覽我母親的相片,直被帶往這一聲吶喊,所有的語言結束:「就是這個!」
Roland Barthes《明室攝影札記》

去年,我獲贈了一張《溪洲江夏老媼像》,這既是一張畫像,也是一張肖像照,本展從《溪洲江夏老媼像》出發,試圖重探肖像攝影的可能。

與其說是畫與攝影的誤認,不如說是對所謂的老照片有了某種既定印象,讓人無法分辨的,是素描仿銀鹽相紙的「光」,換言之,照片倘若擁有一種真跡特質,不止是因為在場與觀者面晤,而是照片散發著與數位媒介不同的光,進而擁有了一種真跡特質,在今天洗照片的選擇關乎著展示與收藏。

肖像畫上的文字僅能是一種圖釘,為觀者標示出時代、地點與作者,然而《溪洲江夏老媼像》背後的三張報紙才真的是下了錨,撒下了網,讓照片的觀看有了一些時代縱深,報紙訊息與畫像本身是標準的圖文不符,然而在閱讀夾雜漢字的日文過程中,不斷盤旋來回檢視的,是那從正面變成背面的肖像,因為對陌生文字的瀏覽,反而才結束了所有語言,在記憶中不斷凝視那張臉,並在心中自忖著:「就是這個!」

「阿堵」與「C’est ça!」都是「這個」的意思,「傳神」作為一種美學標準,或許早已擺脫了攝影與繪畫的纏繞,嘎然而止的心領神會,讓「就是這個」成為面對肖像時唯一脫口而出的話。本展參展藝術家,殊途同歸的在肖像的主題上,展現了各自的美學觀;肖像攝影對於眼神的注重,不僅僅以「傳神」為目的,在周慶輝作品《黃羊川計畫》中,「傳神」更是一種方法,藉由光的折射,在作品中形成「看」的路徑。小朋友的眼中,映照著自己的繪本,觀者看到的或許是等待實現的想像,也可能僅僅是停留在相紙上的圖像,是遙不可及的目光與未來。

杜韻飛的作品《生殤相》擁有兩種力量,一種是鏡頭下的極度擬人,在相似性中,召喚出觀者的凝視,另一種力量來自作品外的事實:這些「人」是即將被安樂死的流浪狗。在肖像之中彰顯了生命的尊貴與平等,在肖像之外是與之完全相反的現實,揮之不去的不堪感,縈繞在身為人的觀者身上。

「寫真傳影」是書畫脈絡下,對於肖像畫的美學標準,「追容」更是一種用來稱呼這種肖像畫的別稱,尹子潔與蔡宇恩的「肖像」作品無關乎「傳神」,是本展的「出神」之作。「人臉追蹤」是數位攝影的功能之一,尹子潔製作了一個絕對現實的「景框」,入侵了觀光地區急欲用攝影留念的觀光客合影,在成為檔案之前,LCD(liquid crystal display)螢幕是顯影的載體,亦是藝術家展示的場域。一樣在觀光地區,蔡宇恩找尋並透過溝通,讓移工有機會被畫一張像,此時畫一張肖像的時間有了新的可能,被凝視的時間,是自由的時間,是非勞動的時間,更是在主顧關係外,自在自為的時間。

上不同影像載體之間永遠的參照與對位,不是作品美學自身的缺乏,相反的是今日觀看邏輯下的思想實踐,交換著拆穿與否的動作,「就是這個!」的脫口而出,或許才是肖像真理時刻的彰顯,那是觀看之旅的啓程,沒有歸途。

 

活動粉專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600380450139025/